在榨油機設備中油脂浸出設備的生產過程中,影響生產效果的因素很多。這些因素大致可分為兩類:一類是浸出材料的性質,另一類是操作工藝。在上一篇文章中,我們詳細闡述了影響浸出設備生產效果的一種因素——浸出胚的性質,接下來兩種影響浸出設備生產效果的因素??操作過程。
在山茶籽精煉設備的操作過程中,影響浸出設備效果的因素有浸出溫度、溶劑或調和油的滲透性、料層高度、調和油的濃度和溶劑的配比、浸出時間、溶劑或調和油的噴瀝方式等,具體說明如下。
1.浸出溫度
浸出溫度對浸出效果的影響較大。如前所述,提高浸出溫度一方面可以增加分子動能,加速分子運動,促進擴散;另一方面,還可以降低潤滑脂和溶劑的粘度,降低擴散阻力,有利于擴散。因此,浸出溫度應在允許范圍內盡可能高。
實驗和生產結果表明,以輕質汽油為溶劑時,適宜浸出溫度為50~55℃。一般來說,浸出溫度為溶劑初始沸點以下5-10°C。
2.材料層高度
一般來說,如果胚或預壓餅的結構強度高,不易被壓碎,則浸出器中的料層可以較高。這樣既能提高設備利用率,增加生產能力,又能使物料胚接觸更多溶劑,提高浸出效果。但如果料層過高,則下層料胚會被強烈擠壓破碎,增加料胚的粉末狀程度,從而影響溶劑或調和油的滲透性。因此,料層高度也要控制好。目前國內平板旋轉式浸出機的料層高度一般在1200-2000 mm。環式浸出液的料層高度一般在300mm左右。
3.混合油濃度和溶劑比
隨著浸出設備的進行,混合油的濃度越來越高,這主要是由于飼料胚內部的混合油濃度高于外部混合物,油分子不斷地從飼料胚內部擴散到外部混合物中。這樣,胚內外的混合油濃度差逐漸減小。根據油浸的基本原理,濃度差是浸出過程的驅動力,當濃度差減小時,浸出率會逐漸降低。混合油濃度越高,粘度越高,浸出率越低。
國內浸出油的混油濃度一般控制在10?25.混合油的濃度可根據胚的含油量來確定,即以含油量的1.0-1.5倍為宜。
與混合油的濃度有關的一個概念是溶劑比。溶劑比是指浸出所用溶劑與處理原料的重量比。在茶籽油精制設備浸出過程中,當溶劑比過大時,粕中殘油率降低,混油濃度相應較低。這樣,由于混油量大,會增加混油處理和溶劑回收過程的工作負擔,增加能耗。當溶劑比過小時,由于溶劑輸入較少,脫脂過程不完全,會增加粕中殘油率。因此,對于不同的浸出方法和浸出油,應采用不同的溶劑比例,以達到更好的浸出效果。
電話:15638542222 / 13253409229
郵件:1519228@qq.com
微信:15638542222
地址:河南工業大學
(訪問手機端)